Sunday, October 10, 2021

學佛入門(五) - 三皈五戒

 三皈五戒

主講:演清法師

三皈

甚麼是三皈?

三皈是皈依三寶。
皈,皈是回轉,或是皈投;依是依靠,或是信賴。凡是回轉依靠,或皈投信賴的行為,都可稱為皈依。
三寶是指佛、法、僧:
  佛寶,是指修行至福德、智慧圓滿,脫離輪廻的聖者。歷史上的釋迦牟尼佛與及他方世界的佛陀,都是我們皈敬的對象。
  法寶,是指修行的方法和道理。此即現存的經、律、論三藏經典可以啟發我們的智慧,也是指導我們實踐的準則。
  僧寶,是指護持佛法,教化眾生的團體。包括菩薩、阿羅漢和一般的僧眾,而一般的僧眾是僧寶的中心。

為何要皈依三寶?

何任技藝,均需名師,以承受老師的所學所長,學佛亦一樣。
比如學生求學,首先要辦註冊的手續,否則的話,校中不會有其學籍,即使勉強旁聽,也不會得到學歷的文憑。

皈依三寶的好處

心理上,如同註冊手續,可堅定信仰心理,增強意志力,是由俗趨聖之通道。
宗教上,能積廣大的福德,並獲三十六位善神隨身護持。
皈依的心態:提昇自我生命的品質。

皈依的方法

佛在世時,並不需要甚麼儀節,只需簡單在佛前說:「我今皈依佛,皈依法,皈依僧,唯願世尊聽為優婆塞。」這樣一說,便算受了三皈依。

後世皈依則有比較隆重的儀式,以激發虔誠之心,細節不在此詳述。惟受皈依時,重點有二:
  1. 要注意皈依三寶是何意義。
  2. 當受三皈時,師父所說應當十分明白,或師父所講的話,全是文言不能了解,如是決不能得三皈;或隔離太遠,聽不明白,亦不得三皈;或雖能聽到大致了解,其中尚有一二懷疑處亦不得三皈。又正授之時,即是『皈依佛、皈依法、皈依僧』三說,此最緊要,應十分注意;以後之『皈依佛竟、皈依法竟、皈依僧竟』,是名三結,無關緊要;所以諸位發心受戒,應先了知三皈意義。又當正授時,要在『皈依佛』等三語注意,乃可得三皈依。」(見《律學要略》)

五戒

戒者,警也,警覺的意思,乃不能做的事。
聖嚴法師說:「戒律是佛子生活中唯一的防腐劑 」,可以保護我們。
有人擔心受戒後很多事不能做,會失去自由,可是不能做的壞事,無論受戒與否,都不應做,受戒只是令自己有多點提醒。

五戒為不殺生、不偷盜、不邪淫、不妄語、不飲酒及不吸毒,五戒雖僅五條,但其細則,非常繁複,可參考戒律學綱要(連結在文末),現僅簡述如下:
  1. 不殺生:不殺害一切有情眾生。
  2. 不偷盜:不屬於自己應得的任何財物,均不得不與而取,不論巧取或強奪,皆為不法的行為。
  3. 不邪淫:不正當的性行為。
  4. 不妄語:不得虛言、妄語、惡口罵人、兩舌挑撥、淫詞艷語。
  5. 不飲酒:不得飲酒,亦不得食用刺激和麻醉的物品。

性戒與遮戒

五戒中,又分為性戒與遮戒,性戒為佛法與世法皆不容許者,包者五戒中前四戒;遮戒是佛陀制來為弟子們遮止防犯性戒於未然的,唯有受了佛教五戒的人不得犯,飲酒戒為遮戒。

五戒的毀犯,皆有輕重之別,重罪不通懺悔。所以稱為不可悔,輕罪可通悔。根據大乘菩薩戒,雖犯重罪,如能作取相懺,在佛前禮懺,得見好相,見光見華,見佛菩薩前來摩頂,罪即悔除。但是,懺悔除罪,只是除的犯戒罪,而不是性罪,比如犯戒殺人,戒罪應墮三塗,如能取相滅罪,即可不墮三塗;然而欠人一命仍需要償,因緣成熟,必定還報,如果不入無餘涅槃,即使證到阿羅漢果,仍得還他一命,乃至殺一蟲蟻,性罪永遠不滅!

Reference:

Sunday, October 3, 2021

學佛入門(四) - 十二因緣

 十二因緣

主講:常禮法師

十二因緣是生死循環的三世因果,是構成連續生死之苦的起因。本課法師先從順序由因果關係講解,再談如何逐步逆轉,達至滅卻苦因,斷絕生死的目的。

四聖諦中的集諦、滅諦可用十二因緣說明,如下: 
注意雖然以下說明分為過去世、現在世及未來世,但是每一世都包念了三世的元素。現在世,同時是過去世的未來世,以及未來世的過去世。

過去世

無明

迷之根本,即無知,即貪 、嗔、痴等煩惱。此乃眾生迷惑於生死界中的根源。

即行業,從無明產生的意識行為。前世所造的種種善業和惡業。
這裡注意,不但惡業是生死的根源,善業亦是。因此第一課說的「天人善法」並非究竟之法。

現在世

過去世種種行為所積聚的業體,識乃投入母胎的最初一念。

名色

即投入母胎之後,業體的心識(精神)和胎體的肉身(物質)所結合的狀態。

六入

即在母胎中,逐潮形成胎兒的眼耳鼻舌身意,又名為六根。
因為一切善惡行為的造作和感受均由此六種官能為媒介,而達於心體,成為業因業種或苦因苦種,所以為為六入,意為諸業的六個入口。

出胎之後,自我身心的六入和外在環境的六塵接觸。六塵即即色聲香味觸法,也就是我們這個身心所處的生活環境中的一切事物。

觸之後產生的苦或樂的感受。

受之後,所起欣樂厭苦、求樂避苦,並且貪於財、色、名、食、睡等五欲的心理活動。

對於自己所喜所貪的慾求事物,生起執著不捨的心理。
法師解釋嗔亦是一種不捨,舉例說,對一個一直討厭的人,便是不捨於下他。

愛和取後,所造下的種種善惡行為的有漏之因,故將接受未來的生死果報。即過去世的「行」。

未來世

今生造了生死的業因,必將接受來生的再度出生的業果,那 便是由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識等五蘊所構成的身心,和此身心所處的環境。

老死

來生既然有了五蘊所成的身心,又將衰老而至死亡。

逆轉十二因緣

如果順著十二因緣的三世因果,周而復始的繼續下去,便是以集諦來說明苦諦的根由,眾生永遠是眾生,不會脫離苦的範圍。

要擺脫生死,應著眼於反方向斷絕現在世的苦因(即愛、取、有),當中以「愛」為起點。要做熄滅五欲並不容易,法師建議我們參考聖嚴師父的「四要」。四要是安定人心的主張:需要的不多,想要的太多;能要該要的才要,不能要不該要的絕對不要。法師並教我們嘗試做到「好的不喜歡,壞的不討厭」,作為起點。

現在世五果(識、名色、六入、觸、受)之中,觸及之前四果無法避免,高人要更進一步,會從「受」入手,避免產生苦受及樂受,以不苦不樂的捨受代替,這需要更高深的修行才能做到。

Reference:



Sunday, September 19, 2021

學佛入門(三) - 四聖諦八正道

四聖諦八正道

主講:常禮法師

四聖諦

四聖諦,指四種真實的道理,佛陀在菩提樹下成道後,至鹿野苑初轉法輪,所說的便是四聖諦。
四聖諦是佛教的基本教義,不論任何宗派傳承,均會說四聖諦。
四聖諦即苦、集、滅、道,包括苦的存在與滅苦的方法:

苦諦:苦果,逼迫身心苦惱的狀態,當中包括第一課所說的三苦 (苦苦、壞苦、行苦)。
集諦:苦因,苦的原因,主要是貪、嗔、癡三毒。
滅諦:苦滅,即寂滅、涅槃,已消滅苦、無煩惱的狀態。
道諦:通至滅的道路,一般指八正道。    

八正道

八正道是消滅苦的方法,包含正見、正思維、正語、正業、正命、正精進、正念、正定。

正見

正見為八正道中最重要一道,乃其餘七道之根本,即正確的想法,有分世間正見和出世間正見。
世間正見包括:
  1. 有善有惡:能分善惡,佛教以內心與行為影響為善惡標準。
  2. 有業有報:任何業都有果報,善有善報,惡有惡報。
  3. 有三世:相信有過去世、現在世、未來世。
  4. 有凡聖:世上有凡夫、有聖人,凡夫可通過正確的修行成為聖人。
出世間正見即四聖諦。

正思維

正確的想法,包括:
  1. 出離:捨離世間的樂、自私、執著
  2. 無恚:慈、善、仁愛,對治嗔心
  3. 無害:無害、悲憫,對治殘忍、無情
正語

正確的言言,包括:
  1. 不妄語:不說謊
  2. 不兩舌:不挑撥離間
  3. 不惡口:不說惡毒的說話
  4. 不綺語:不花言巧語
說話時,只說真實的話,只話對人有益的話;真實、對人有益、但逆耳的話,則在適當的時候說。

正業

正確的身體行為,包括:
  1. 不殺生
  2. 不偷盜
  3. 不邪淫
正命

正確的謀生方法,即不做以下行業:
  1. 販賣武器
  2. 販賣人口
  3. 販賣肉食(指屠夫)
  4. 買賣酒類
  5. 買賣毒品
以上是佛陀時代的邪命,現代有更多。

正精進

正確的努力,內容是其餘七正道。

  1. 已生之惡令清除   (放)
  2. 未生之惡不令生 (防)
  3. 未生之善令生起 (修)
  4. 已生之善令增長 (保)
何時堪精進?
年少,無病,豐年,人人和合,僧團和合之時。
常常有人推說很忙,沒時間修行,等到有空時便會去修行。如果等有空才去修行的話,那便不是修行,而是一個休閒活動。


正念

正確的意念或覺知:沒有揀擇、批判,純粹觀察事物的本來面目,安住當下。

法師提到四念住,但沒有詳述。


正定

正確的禪定:心的訓練。

三無漏學

總括而言,八正道可跟三無漏學,即「戒定慧」相應,正見、正思維屬慧,正語、正業、正命屬戒,正精進、正念、正定屬定。

Monday, September 6, 2021

學佛入門(一) - 佛教的特色

佛教的特色

主講:常展法師

 人生在世的處境

  1. 理性上不明所以
  2. 感性上不能滿足
人生的本質就是苦。

佛陀提出的解決方法 (學佛的三個層次):

人天善法

最基本的層次為人天善法,即為善除惡,在三界六道(三界六道定義後述)中向上流,以減少苦報。惟福報享盡後,仍得受輪迴之苦,並非究竟法。

出離生死

其次為修解脫道,以脫離三界。雖能斷絕煩惱,但仍未達究竟。
法師比喻為放長假,得離開三界才能斷絕煩惱。

究竟成佛

最終目標為成佛,仍在三界內,但已不受三界各種苦的影響。

佛教是否宗教?

佛教的本質並不是宗教,惟具備宗教功能。
例如遇到危難時唸觀世音菩薩聖號,可得菩薩幫助,惟此並非佛教本質。佛教本質乃透過佛法,引渡眾生從自我中心解脫,最終成佛。
與其他宗教不同,佛教的「教主」並非神,並非絕對的高高在上;透過修行,眾生皆有潛質成佛,與「教主」「平起平坐」。

佛教的世界觀

緣起的世界觀:無始無終的生住異滅

佛陀說世界是無始無終的,法師解釋以人類的智慧,無法理解世界的起始與終結,因此佛陀只以「無始無終」解釋,並不再解釋下去。
世間萬物都只是因緣和合下的假有,一切事物在出現(生)後,只會維持一段時間(住),然後便會變壞(異)、消失(滅)。

三千大千世界

一個太陽系為一小世界,一千個小世界為一小千世界,一千個小千世界為一中千世界,一千中千世界為一大千世界(或曰三千大千世界)。一個三千大千世界只是一尊佛所渡化眾生的世界,世界上有無數無量的佛,所以有無數無量的三千大千世界。

每一小世界皆有三界六道。三界即欲界、色界、無色界;六道為天、阿修羅、人、畜生、餓鬼、地獄。

人的立場

  1. 世界由眾生業力和佛陀願力所成
  2. 所以人間淨土可以同心同願實現

佛教的人生觀

了解生命真相

生老病死

誰都有生老病死,生老病死只是生命表象,並不是生命的本質。如相信輪迴,或相信死後會到另一世界,此生的生老病死只是表象、有如衣服。

有受皆苦

佛教認為所有感皆都是苦,分為三苦:
  1. 苦苦:不如意之事,生老病死等世人理解的苦
  2. 壞苦:如意之事,都是無常的,終將變異;失去時所受之苦
  3. 行苦:(尚未理解,參考wikipedia大法鼓)

佛教的積極

佛教的目標是徹底解決苦。

確立人生價值觀

無常無我的人生觀

  1. 「我」是由無常變化過程中的暫時存在
  2. 沒有永恒獨立存在的自己

面對現實的人生觀

  1. 因果如此,以正確的因果觀面對人生遭遇
  2. 慚愧、懺悔、感恩、迴向
  3. 四它

積極努力的人生觀

  1. 因緣增上,要離苦得樂必然止惡揚善
  2. 此有故彼有,此滅故彼滅的緣起法則
    1. 真正開悟才能真正信因緣

空為解脫的人生觀

  1. 實證空性,從自我中心中解脫,是人生究竟價值所在
  2. 一切現象均是緣起性空

總結:

佛教最大的特色為「緣起性空」